《如何避免变得麻木》和《双重思想》
避免麻木
怎么样让自己变得不那么麻木,当今的社会和主流基调,可能是为了服务于政治,又可能是为了让国家的意识形态保持稳定,这个社会在潜移默化之中,便向我们打上了标签,在升学的时候,我们被教导的是一分几千人,在残酷的淘汰与竞争中打败对手,去到所谓的好学校,只要走错一步,倘若家庭没有给你提供足够的试错成本,那么等待你的便是高昂的代价。因此导致了许多人在大学便将这种环境下带来的社达和精致利己主义表现的淋漓极致,不论是在之前考试胜出的人,又或是那些失败的人,再者甚至蔓延到了考研中。学习是仿佛便是为了将所有人踩在脚下,仿佛就是为了一个毕生的标签去追求。
这真的是学习的本意吗?在我大二的时候发出了疑问
因此,为了避免麻木,我将这些观点愤怒的抒发出来,对好友,对家人,幸运的是我的听众很乐意倾听我的观点。
我真诚的向那些一路努力走来,为了自己的提升,又或是了让家里人骄傲,踏实努力又或是天赋异禀的人,经过一步步学习和提升,攀登到了高峰的人表达崇高的敬佩和敬意。他们值得,也是我效仿的对象。
但是,我也像那些只是为了将一纸分数变成自己的标签去贬低压低他人,以精致的利己和社达无休止地向身边或是网络传播恶意的人,感到恶心和愤怒。
中国的应试教育的残酷是现实,总有人会被选下去,总有人会胜出,因为这些应试教育的标签会伴随我们一辈子,但是我觉得我依然要学会以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去学习,哪怕最后失败,但是,一定会自己的收获,比如这个网站。学习的真正价值是提升自己,有余力的话再去服务他人。或许残酷的考试会让许多人即使努力了都会被淘汰,但是,比起这个残酷的结果为王,我认为在这段经历的产生的对于自我价值的认识,一定可以伴随我们其中,去面对下一个挑战。人生不会因为某个阶段的失误,和某个阶段的失败,就此定格,外界没有资格定义你,也不配。
这段大学思想的转变让我同时也学会了避免麻木,当我们在社会中遇到了不公或者苦难,不要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尽情的去愤怒和不公,我们并没有那么坏,可能有很多缺点,但不该因为这些就被外界定义为一无是处或者糟糕至极。我们的愤怒不公不能改变现状,但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一种将自身与外界的世界联系分隔开但是不分裂开的一种清新,我们生而平等,没有人应该因为一时的失误就被打上标签,就没有资格追求幸福,幸福不应该这么残酷。所以,愤怒就去批判,该讽刺就讽刺,美好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只要这个人有着做人基本的良知和价值观,那么外界就没有资格给他人给我们打上一时的标签,去否定我们追求幸福的可能性。当人们不再麻木,世界会变得美好的。
双重思想
双想(英语:Doublethink,或称双重思想)是乔治·欧威尔之反乌托邦名著一九八四中的概念,意指同时接受两种相违背的信念的行为[1]。和“矛盾”、“虚伪”等概念相似但又不同。